Pages

Saturday, June 27, 2020

自治思鄉病- 世界新聞網 - 世界日報

lahngapaya.blogspot.com

年初準備回國看望家人,治療思鄉病。思鄉這種病,離家越久、距離越遠,病得越重;也是具體的腸胃病,媽媽做的飯菜、家鄉獨有的特產,都是解藥。沒想到,更厲害的新冠病來襲,我們不但取消旅行計畫,連日常外出也難了。

久病成醫,乾脆自己找藥方。在網上勉強買到了臘肉、燒賣,買時流著口水,臆想著如何美味,吃起來卻有點失望。食品公司工業化的製作,提高了產出和效率,卻磨損了家鄉那種笨笨、糙糙、獨一份的原味。但不管怎麼樣,思鄉病減緩了不少,加上不時和父母視頻,說點家鄉土話,聊些日常的瑣碎,遠程看到家中擺設,知道父母身體尚好、生活無憂,心也安定下來,就像回家了一趟。

媽媽是全能的存在,做的飯菜從來都香噴噴的。缺少青菜的冬天,她會醃製蘿蔔、曬茄子皮、酸上一罈子辣椒,都是市面上買不到的特產。現在推崇健康飲食,醃製品吃得少了,但回想起來,總是忍不住流口水。我也當媽若干年,廚藝雖然有所長進,但還是流於日常飽腹,沒法擔當「媽媽味」的重任。現在怎麼不自己試試呢?

說幹就幹。我採購了白蘿蔔、辣椒、茄子、黃瓜,除了向媽媽討教,還求助於萬能的YouTube視頻,有樣學樣。在後院,我和先生搭起架子,把切好、洗淨的蔬菜掛上去,期待加州陽光曬出家鄉的原味菜乾。

第一次實驗失敗,怏怏把酸敗的食物倒進垃圾桶。第二次,總結經驗、調整配方,做出了堪比家鄉味的酸豆角和乾蘿蔔。我把照片拍給老媽看,像學生等待老師給分數。老媽沒有懸念地點讚,遠程指點我控水、把握乾濕度,如何攪拌才有更好的口感。在日常瑣碎的對話中,兩代人感受到彼此存在,遠方猶如身旁。

品質穩定了,我和先生開始擴大生產規模,從食品公司買回成箱的蔬菜,分批次手工製作。

做好的菜乾自己當然消化不了,於是分送給鄰居和朋友,也請老美們嘗上一口。這些人品味同一道菜,在腸胃和內心都像完成了一次共振。而老美朋友們,也出乎意料地表示歡迎。一位鄰居說:「你做什麼我們都喜歡,只要是中國菜就行!」

藉著食物,我們之間像是完成了某種跨文化交流。

加州的陽光下,我和先生坐在院子裡,看著細繩上掛著的白蘿蔔、長豆角,像小時候在老家的某一個場景,人在他鄉,也在家鄉。這不起眼的蘿蔔白菜、豆角茄子,不是菜,是藥啊。思鄉這種病,治療方案倒也簡單,單是食療,就已經好上一大半,等疫情好轉,回家見面,應該就可以痊癒了。

Let's block ads! (Why?)




June 27, 2020 at 05:00PM
https://ift.tt/2Zib1Bx

自治思鄉病- 世界新聞網 - 世界日報

https://ift.tt/2URV6rY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